(I)個人關係及責任

對年長者的的照顧

  1. 老年人面對的問題及其成因
  2. 分析老人問題
    • 個人方面
      • 缺乏家庭照顧;
      • 孤獨、老伴及朋友相繼去世;
      • 害怕接受新事物;
      • 身體孱弱,較多病痛;
      • 自卑心重,自覺不中用;
      • 失去工作能力,經濟困難。
    • 家庭方面
      • 隔膜:年齡差異很大;
      • 代溝:思想及經驗不同;
      • 不被接納:認為老年人是個負累他人的成員;
      • 不受尊重:被視為落後、保守,無所貢獻;
        有吸煙、酗酒的壞習慣。由2006年林秉虹同學(5M)提供
      • 居住環境狹窄:故不想與老年人同住。
    • 社會方面
      • 被剝削:通常被認為工作能力有限,因而工資較少;
      • 缺乏對老年人的照顧:對老年人照顧不足,如在醫療、老人院方面等。
  3. 對老年人應有的態度及照顧
    • 易地而處,從而多了解他們。
    • 鼓勵他們繼續貢獻社會。
    • 承認他們對社會的貢獻。
    • 尊重。
    • 關懷及照顧。
  4. 聖經觀點
    • 尊敬老年人是尊敬天主的表現;(肋19:32)
      • 所以,對長者的不敬,就等同天主的不敬。
      • 對年老的父母要表示敬佩,不可輕視。(箴23:22,24-25)
      • 盡孝道不僅做到聽從父母,更應該進而發展高尚的人格,令父母「因你而喜悅。」
      • 正如中國的【孝經】所載:「身體髮膚,受諸父母,豈敢毀傷,孝之始也;立身行道,揚名於後世,以顯父母,孝之終也。
    • 年青的一代有照顧年老一代的責任
      • 盧德因照顧年老的婆婆而受到讚賞;(盧4:13-15)
      • 照顧老年人是報答祖先的恩惠,也是天主所喜悅的事。(弟前5:1-4,8)
      • 天主許下在祂子民進入年老期仍會照顧他們。(依46:3-4)
      • 教會有照顧被遺棄的人的義務。(弟前5:16)
      • 補充意見
  5. 公眾能提供照顧及關心老年人的方法
  6. 公眾可以提供的照顧
    • 透過傳媒,教育社會大眾,特別是青年人,使他們更尊敬及關心老人。
    • 提供基本的需要,例如:經濟、醫療及居住的援助。
    • 提供更佳的服務,例如:公共汽車及地下鐵路設老人專位及減收半價,多設斜路或電梯以代替梯級等。

溫習問題:
  • Q.014) 舉出三個聖經原則,鼓勵青年人繼續關心老婆婆 (6分)
  • Q.109) 年邁的父母為何希望醫科畢業的兒子留在本港行醫呢?(4分)
  • Q.110) 一個滿懷理想的醫科畢業生想當「無國界醫生」。有甚麼聖經教訓勸他留下照顧年邁的父母呢?(4分)
  • Q.124) 試舉出讓退休長者遷往內地定居的一個好處和一個壞處。(2分)
  • Q.125) 試舉四個符合聖經教訓的實際行動,可以孝順遷往內地定居的祖父母。(8分)
  • Q.175) 試說明長者輪候平安米所反映出他們在生活中所面對的兩個困難。(2分)
  • Q.176) 試說明兩個聖經要求信徒要妥善照顧家中長者的教訓。(4分)
  • Q.177) 試說明兩個教會可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的服務。(4分)
  • Q. 221) 試說明長者模擬為自己籌備喪禮,可以幫助他們面對年老及死亡的兩個好處。(4分)
  • Q. 222) 幫助長者面對年老及死亡的兩個聖經教訓。(6分)
  • Q. 223) 勸香港人善待長者的兩個聖經教訓。(4分)
  • Q. 253) 小明的祖父時常擔憂如何面對死亡。試向小明提議兩個聖經教訓,並說明他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教訓開解他的祖父。(4分)
  • Q. 254) 試向小明建議兩個善待祖父的方法,並各以一個聖經教訓支持你的答案。(6分)
  • Q. 255) 試向政府建議兩種措施,以改善香港長者生活的素質。(4分)